“喝点小酒,身体好呀!”
“三分天生七分练,酒量越喝越好!”
“睡前喝点酒,助眠睡得好!”
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
饮酒是一种颇为悠久而普遍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但关于饮酒,有很多误区,不要觉得“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当心被酒精依赖盯上!
酒精依赖,是长期反复饮酒所致对酒精渴求的特殊心理状态,以及停饮后出现的心理、躯体的特殊反应,可连续或周期性出现,包括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
关于喝酒,误区很多
误区一:每天喝点小酒,身体更健康
并不是!无论是少量多次地饮酒,还是长期大量饮酒,都会增加身体健康损害的风险。因为酒精对人体的损伤是蓄积的,只要不断的摄入酒精,人体器官就要承担分解酒精的压力,慢慢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时间一久,小损害就会积累成大损害,患上多种疾病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误区二:酒量越喝越好
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酒量,就是身体代谢酒精的能力与酒精耐受能力。身体代谢酒精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肝脏里两种酶的数量: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而这两种酶的数量又主要取决于遗传,靠的是个人的“天赋”,并不能通过反复饮酒来改变。因此,代谢能力是不能练出来的。
那为什么身边有很多人越喝越“酒量大涨”呢?
其实,不是酒量变强了,而是身体变“麻木”了!经常喝酒会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大脑逐渐适应酒精带来的“刺激”和变化,降低对酒精的敏感性,耐受度逐渐提高,对喝酒后的不适感(比如头晕眼花)麻木了,进而产生“酒量变好”的错觉。千万不要逞能去锻炼酒量,如果发现酒量越来越好,或 是养成不断醉酒以练习酒量的习惯,可能就已经是酒精依赖了。
误区三:睡前喝点小酒有助于睡眠
并不是!喝酒并不能在本质上帮助睡眠,因为健康的入睡是通过大脑逐渐放松来达到入眠,而喝酒是通过酒精麻痹的方式强迫大脑处于抑制状态,有时酒精反而会加剧失眠症状,影响睡眠质量,睡醒时也容易昏昏沉沉,头晕恶心,精神更差。长期酒后入睡,还会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产生影响。
如何预防酒精依赖?
提高对酒精危害的认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在压力大、情绪低落时借酒浇愁。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精神生活。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酒精依赖症是一种疾病,需要专业的治疗。患者在家自行戒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酒精戒断综合征,反而更容易反复,也更危险。建议不要自行硬抗,及时寻求专业的精神心理医生帮助,避免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