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身体会出现一些没来由的持续性的不舒服。有时候是“头疼、头晕”,有时候是“胃疼、胃烧”,有时候又是“心悸、发慌”,晚上睡个觉也总是惊醒。
难以忍受之下到医院就诊检查,却是“未见明显异常”,这是咋回事呢?明明症状这么明显,为什么查不出来呢?
其实,这些“没来由的不舒服”正是躯体化障碍的表现。
躯体化障碍是一组复杂多变、可影响到身体多个部位或器官,以多种躯体不适感为主诉(即患者自己讲述自己的症状主要是多种多样的身体不舒服),而通过各种医学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疾病。
与正常的躯体疾病不同,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症状不是一种“躯体器质性病变所致的身病” ,而是“心病所致的躯体化表现”。
即一个人将自己的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躯体症状,从而摆脱自我心理上的困境。换言之,不愉快的情绪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正常表达,而是通过躯体化反应得到代替表达。
抑郁与焦虑是引发躯体化障碍的两大诱因。
虽然躯体化障碍的症状表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睡眠障碍
最常见的是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有时甚至会出现彻夜难眠的情况;且容易早醒,醒后再难以入睡,睡眠质量较差,容易出现多梦的情况。另外。多数抑郁患者因睡眠问题极度痛苦,情绪极差。
2、躯体疼痛症状
可能会出现躯体疼痛的症状,部位不固定,多表现在头、颈、背、四肢及关节等处,这些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或间歇性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多呈正相关,可能出现患者自觉身体被束缚,无法自由活动的情况。
3、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部胀满、便秘、腹泻、腹痛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因食欲下降,导致体重下降。
4、呼吸系统症状
患者平时会感到胸闷气短等不适,发作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不畅,甚至伴有窒息感,但肺功能检查及胸部CT看不到明显异常。
5、感觉系统症状
视力、听力下降或丧失、言语音量降低或消失、言语发音异常、喉咙有肿物感等,甚至出现类似昏厥或昏迷的无反应发作。
6、心血管系统症状
还可能会感到心慌、心悸,出现胸痛、心口疼痛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压升高、血压波动较大、脉搏急促、血管跳动感等。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会把躯体化障碍与疑病症混淆,虽然躯体化障碍与疑病症看似一样,都是“认为自己身体有问题,检查结果却没问题”,但是还是有明显差别的。
躯体化障碍会有明显的躯体症状,疼痛与不适是真实存在的,且呈多样反应在多个身体部位或器官;疑病症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疼痛与不适可能是心理作用,而且主要是对某种特定疾病的怀疑,比如心脏病、癌症等。
如何治疗躯体化障碍
首先,要放下心来,躯体化障碍是可以被治疗的。躯体化障碍主张以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采用认知疗法、行为治疗、森田疗法、精神分析等治疗方式来修正患者对于疾病本身扭曲的认知,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和症状有一个全新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来辅助减缓患者的抑郁或焦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