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官微院区地图 |院长信箱
首 页 医院概况 医疗信息 就诊服务 党建群团 医院文化 医务科教 护理园地 司法鉴定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科普>心理疾病


自称“社恐”不一定是真“社恐”,快来看“社恐”的真假区别

字体【    发布时间:2025/5/21 10:48:00    文章来源:
 

       小琳(化名)是一名大二的学生,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社恐”,是典型的“i人”:性格内向,害怕社交,不善言谈。

       “人多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干什么,应付得很累。”

       “就怕老师点名回答,只想头埋到桌下面,紧张的很,感觉说话都不利索了。”

       “我们一个寝室的人都是这样的,基本上都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小琳一直想找专业的医生给自己诊断下,这“社恐”到底算不算病?可是自己一个人的话又实在是不好意思去,于是小琳开始发动起同寝室的伙伴们,“组团看,就不会太害羞了嘛。”

       就这样,同寝室的四位女孩在深思熟虑后终于下定决心一起来到了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医生在评估和诊断后表示,虽然小琳几个人说自己是“社恐”,也确实存在了一定的社交困难或焦虑,但就表现来看,主要还是“性格内向”这一人格特征使然,并不足以诊断为“社交恐惧症”。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是指患者对任何社交和公开场合产生异乎寻常的、持久的恐惧和紧张不安,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明知对自己并无真正威胁,明知自己的这种恐惧反应极不合理,但在相同场合下仍反复出现恐惧情绪和回避行为,难以自制。

       真“社恐”和假“社恐”的区别

       这是真“社恐”:

       强烈的情绪反应:在预期或进行社交互动时,体验到极度的紧张和焦虑。

       对负面评价的恐惧:持续担心在社交场合中被负面评价或嘲笑。

       非语言交流的回避:避免眼神接触和身体语言的交流,以免增加焦虑感。

       沟通障碍:在社交对话中遭遇障碍,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倾听他人。

       身体症状:出现可观察的生理反应,如出汗、颤抖或心悸。

       社交回避:倾向于选择孤独或与极少数信任的人相处,以减少社交压力。

       社交活动的拒绝:因害怕社交场合而拒绝邀请或避免参与。

       这是假“社恐”:

       情境性不适:在特定社交场合中可能感到不自在,但这种不适是暂时的,不会导致长期回避。

       社交技巧的自我感知不足:可能自认为不擅长社交,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参与社交活动。

       内向性格:更倾向于独处或与少数亲密朋友相处,但这是基于个人偏好,而非恐惧。

       社交参与的意愿:尽管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但愿意参与社交活动。

       适应和调整:在社交活动前可能需要时间来准备和调整自己的心态。

       真“社恐”该怎么办?

       对于假 “社恐” 来说,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树立起自信心,可从熟悉的人开始尝试多互动、多交流,以自我的积极应对来缓解改变即可。但如果这种状态对个人的社交生活或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还是应及时寻求心理帮助和支持。

       对于真 “社恐” 来说,除了要自我调整外,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支持和治疗十分重要。通过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或心理辅导等,可以帮助逐步克服社交场合的恐惧和焦虑。

       需要提醒的是,性格内向、害羞、有社交紧张这都是正常的,是“人之常情”,不用自我额外的增加焦虑和压力,但是切勿在寻求帮助时再“害羞、害怕、不愿去”,寻求帮助是勇敢的表现,也是克服社交恐惧的重要一步。

 太康路院区地址:洛阳市太康东路505号 电话:0379-63215886
 白马寺院区地址: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灵康巷1号 电话:15538595120
 投诉举报电话:0379-63215226 投诉举报邮箱:lywyjcs@163.com
   

版权所有: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豫ICP备10008693号-1

豫公网安备4103110200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