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到抑郁症大家都比较熟悉,其主要表现为:“对什么都没兴趣,感受不到快乐,自卑自责,消极厌世”。但其实,很多精神心理疾病的症状都有一定的相似性,需要综合考量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既往史、刺激因素等来进行辨别。
刘女士性格内向,话也少,平时工作比较繁忙,经常加班,长期以来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干什么都兴致缺失。最近,刘女士的家属多次发现其存在消极念头和行为,且经常无故发呆,不思饮食,脾气变得特别容易暴躁,完全符合抑郁症的表现,因此非常担忧。
结果在诊疗过程中发现,刘女士存在的消极念头或行为,并不是原发的情绪低落所致,而是由于患者妄想、幻听所继发的情绪低落。她总听到有人在耳边辱骂嘲讽她及她的家人,甚至命令鼓动她去伤害别人,伤害自己。
表面上是心情不好,不愿出门,不愿社交,其实已经出现幻听、妄想等思维内容障碍,这不是抑郁症,而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现。
在临床上,我们通常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分为两类,一类叫阳性症状,另一类叫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
幻觉:在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是幻听,即明明没有声音但患者听到了声音;
妄想:患者会坚信不疑一个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病理性的歪曲信念,而且在别人提供反面证据时也不能说服;
行为紊乱:乱喊乱叫,痴笑等;
阴性症状 情感反应平淡:不管是开心的事还是悲伤的事,都非常淡漠;
表情平淡:看上去就跟一张面具一样,没什么表情;
语言贫乏:说话越来越少,言语不连贯,没有实质内容;
意志活动减退:缺乏生活目标,更谈不上为目标努力,常常把“无所谓”挂在嘴边;
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很多相似处,直观评价就是都是比较“懒”,非常容易混淆,临床上可以通过对患者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及预后对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进行鉴别。
当然,也不要因为自己或亲属具备了一些症状便诚惶诚恐,认为是患了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持续性以及功能的明显受损在诊断中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还需要结合发病年龄、起病形式等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