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疾病。
根据临床发展规律,一般把精神分裂症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充分发展期和慢性阶段。
1、早期阶段:
在早期阶段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其实是很细微的,也不容易被人发现。
在这一阶段中,性格首先会出现异变:患者会突然变得冷漠无情,社交减少,渐渐变得与人疏远起来,甚至自我孤立,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以类强迫症的症状而发病,比如出现怕脏、怕登高、怕犯错误、无原因的恐惧不安;敏感多疑,看谁都不顺眼,喜独居,呆愣,自笑等。
其次,患者会出现类神经症症状:比如会出现注意力减退,工作发呆,效率低下,出现经常性的失眠症状,脾气会变得比较易怒易暴躁,精神上也是无精打采。
这一阶段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黄金期,如果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进行及时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充分发展期:
在度过早期阶段后,会进入充分发展期,在这一阶段,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精神类症状。典型的就是——
感觉障碍: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有些患者会经常觉得自己身体内部某些部位不舒服,有牵拉、扭动、挤压、气流冲动等感觉。
知觉障碍:出现错觉、幻觉、幻听、幻视、内脏性幻觉等。
思维障碍:妄想、思维松弛、思维中断等。
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易激惹、幼稚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减退、意向倒错、运动性兴奋等。
这一阶段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被正常人初步察觉不对劲,但患者因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自己认识不到这些精神症状是不正常的,因而不承认自己有病,往往拒绝治疗。
3、慢性化发展期:
经历第二阶段的衍变,这一阶段患者的病情开始“常态化”、“慢性化”。会出现常见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比如呆滞、话少、说话不连贯别人听不懂,表情淡漠,没有喜怒哀乐变化,严重的患者还会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生活功能严重受扰,能力低下。